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情调查、情境导入】复习核酸知识【课标点击】核心提示——(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1.遗传物质(转化因子、侵染)2.DNA双螺旋结构(反向平行、基本骨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DNA分子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重难点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2、DNA的结构与复制。【问题展示、合作探究】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例1』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A、B、C、D四支试管均加入培养基和R型活菌,再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出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例2』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例3』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A.35SB.32PC.35S和32PD.不含35S和32P『例4』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A.都是DNAB.都是RNAC.是DNA和RNAD.是DNA或RNA『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例6』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小结: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二者的异同点,并思考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例1』如果将DNA彻底水解,产物为()A.脱氧核苷酸B.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C.核糖、磷酸和A、U、C、GD.脱氧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例2』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l: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A.600个B.900个C.1200个D.1800个『例3』DNA分子的一条链中(C+T)/(G+A)=1.25,那么其互补链中其比例应是()A.0.4B.0.8CC.1.25D.2.5『例4』一个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3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DNA分子中,有几条第一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A.2B.4C.8D.16『例5』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小结:1.(1)DNA分子是由_______条链组成的,________方式盘旋成________结构。(2)DNA分子中的_______和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____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____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_______,且按________原则配对。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配对。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公式,从中概括出规律:3.DNA复制:时间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解旋:利用细胞提供的________,在的_________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复制: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_______,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为原料,按照___________原则,在__________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_____。③重新螺旋: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______盘绕成________结构,而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复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使____________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____。2【达标训练、巩固提升】1.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深入地研究了肺炎双球菌从R型转化为S型的机理,其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将无毒R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