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和译文对照,弄懂字义。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懂寓言的寓意,引导学生从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4、复述寓言故事。教学重点字词意思;语句翻译;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影片导入学生观看《刻舟求剑》短片,讲述短片故事。二、整体感知(一)朗读寓言1、学生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2、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对比不同。3、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用分隔符画出文中停顿的地方。4、学生按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二)讲述寓言故事1、学生结合译文快速浏览课文。2、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寓言故事。(完整,流畅)三、品读寓言(一)重点字词意思1、对照译文说说下列字词的意思。(涉、自、坠、遽、契、止、求、行、若此、惑)2、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二)讲解寓言内容1、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2、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同桌相互讲。3、由同桌推荐或者自荐上台讲。(声情并茂,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三)探索寓意1、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找不到剑?(用自己的话或者文言文的话回答都可以)2、你觉得这个楚国人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或几个词概括)3、你认为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4、假如你的剑掉入江里你该怎么办?三、小结本课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四、布置作业1、背诵《刻舟求剑》。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掉《刻舟求剑》刻不亦惑乎?愚蠢、不知变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