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届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2012届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20
2012届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20
2012届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20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青年》的诞生1.康有为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材料〕举中国万里之土壤,历二千四百年之绵暖,合数万后王卿士绅缨民庶妇孺之礼俗,所信受奉行,诵读尊敬者,岂非先圣孔子之遗教耶?夫孔子之道,本于天,人之性出于天,故因人性以为道,若男女食味被服别声,人之性也,但品而节之,而不绝之,故至易至简,而人不可须臾离其道也。苟非若婆罗门之去由出家,墨子之非乐不歌,则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非惟中国人,凡人之为人,有生我者,有与我并生而配合同游者,有同职事而上下者,则因而立孝慈友弟义顺忠信笃敬之伦行。苟非生于空桑,长于孤岛无人之地,则是道也,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非惟中国为然也,恻隐羞恶谋虑进取,人之性也,扩而充分之,以为仁义智勇之德,虽禽兽亦有是一二焉,但不能合而扩充耳。则是道也,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子教须臾而不能也。……故灭国不足计,若灭教乎,则举其国数千年之圣哲豪杰,遗训往行尽来灭之,所祖述者,皆谓他人父也,是与灭种同其惨祸焉。何其今之人,不自爱国,乃并数千年之文明教化,与其无量数圣哲之心肝,豪杰之骨血,而先灭之欤?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子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康有为《孔教会序二》【解读】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为孔教会作序,宣传孔教,这足以说明他背离了早年的社会思想,向封建礼教方面倒退。(1)中国二千多年的礼俗是孔子遗留下来的;(2)孔教是和人性相结合的,所以不离开孔教一刻;(3)社会中,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离不开孔教;(4)孔教是中国一切文明产生的根本,背弃孔教,文明就会丧失,中国社会将亡国灭种。2.袁世凯的复辟逆施〔材料〕故遵崇至圣,出于亿兆景仰之诚,绝非提倡宗教可比。前经政治会议议决,祀礼典礼,业已公布施行。九月二十八日,为旧历秋仲上丁,本大总统谨率百官,举行祀礼典礼。各地方孔庙,由各该长官主祭,用以表示人民,俾知国家以道德为重,群相兴感,潜移默化,治进大同,本大总统有厚望焉。此令。──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会》【解读】1914年9月袁世凯发布《大总统祭圣告会》,准备1915年登基,这是他在为自己称帝做舆论宣传。(1)袁世凯通过政治会议决定在中国推崇孔教;(2)袁世凯准备在9月28日举行祭孔大礼;(3)袁世凯让各地长官主持孔庙,宣扬孔教。【注释】①政治会议:袁世凯为了加强独裁统治,于1913年10月组织这个御用机构,以代替“国会”。1914年1月,正式解散“国会”。②秋仲上丁:旧历秋季第二个月上旬的丁日,在这天祭祀孔子。3.康有为关于孔教的主张〔材料〕既定孔教为国教,则尊之宜若何?……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故宜复崇天坛,改祈年殿或太殿为明堂,于冬至祭天坛,上辛祭明堂,以孔子配上帝。……凡入庙而礼天圣者,必行跪拜礼以致其极恭尽敬。(今之妄人于祭谒孔圣亦行鞠躬礼者,其意徒媚师欧美以为废跪拜耳,不知欧美人之废他种跪拜,乃专施其敬于天主。中国人不敬天,亦不敬教主,不知其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学欧美而不知其所由,则只有颠倒猖狂,可笑而已!否则留此膝以媚富贵人耶?)──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解读】这是康有为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主张在中国行跪拜礼。(1)康有为认为已经定孔教为国教,那么怎样尊重孔教呢?一是改一些殿的名字,以显示对孔教的尊敬;(2)在中国必行跪拜礼;(3)康有为对鞠躬礼进行了批驳,鞠躬礼是西方敬天主的专用,认为中国人留膝就是用来行跪拜礼的。“中国人不敬天,亦不敬教主,不知其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已成为康有为尊孔的名言。〔材料〕孔教者,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也,国家新命之所托,舍孔教奚属哉!彼其孕育中国之人种者二千余年,而民之从之者,不独具其形式,而具其精神。苟无精神,则无论何种形式,必不能久存者也。今之最险者,则当此狂妄以学西法之时,孔教或被废弃,而并无合于华人性质者以代之也。──盖沙令《中国之新命必系于孔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届高中历史材料与解析-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