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考试大纲考点搜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②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政权的对峙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③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将_________________转交给日本。(2)过程。①第一阶段: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______________,罢免____________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_________________。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释放被捕学生曹、陆、章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___的革命运动。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误区警示】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其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主要表现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决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2.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日益与_____________相结合。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准备和__________的帮助。(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①内容: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_____________;中央机构为中央局,总书记为____________。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工人运动共产国际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工人运动陈独秀3.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______________。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________________合作的方针。(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____________参加的国民党一大。(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_____高潮迅速到来。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国民党共产党员国民革命运动4.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洋军阀。(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_______,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_________。孙传芳张作霖长江流域武汉5.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__________________为新的代理人。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③陈独秀坚持___________,放弃______________。(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史论要旨】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右倾错误革命领导权二、国共政权的对峙1.武装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_______________,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湘赣边秋收起义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开展土地革命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3.根据地建设(1)理论:毛泽东的“_____________”思想。(2)措施。①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②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③政权:1931年11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关系中共的正确领导(前提条件)武装斗争(形式)土地革命(内容)根据地建设(基础)【知识导图】4.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____________,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经过。①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②生死转折:遵义会议肯定了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