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基础和声》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和声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时间:—周星期三、节授课地点:艺术楼任课教师姓名:史旻职称:讲师所属院(系):师范学院联系电话:(短号:)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间及课后,于师范学院艺术楼教室或琴房,方式为问答和在钢琴上进行创作实践指导。二、课程简介基础和声对于音乐专业素养,特别是创作技能素养的奠基作用,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是学习西方多声音乐中和声规律及其应用的基础课程,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音乐创作技术理论“四大件”课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之一。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基础和声以“传统和声学”为主要学习对象,以规范化的大小调体系和声为依据,研究多声部音乐中常见的和声现象及规范化的应用方法,学习和弦的构成与连接,掌握和声序进的基本规律,分析常见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三、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音乐作品主要是由多声部组成(特别是键盘乐器的音乐作品),而多声部构成的重要基础是和声。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西方传统和声知识与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前人的技术与方法,扩大他们的眼界;帮助学生在顾及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创作中和声的运用;培养学生对多声音乐的思维、分析和创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和声听辨力、想象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及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该课程动手与用耳相配合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和声应用能力与和声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常见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为歌曲写作简易的钢琴伴奏,为即兴伴奏配置和声,以及具备和声基础知识的教案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西洋古典音乐、传统和声技法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教案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后进行,是“基本乐理”的后续课程,也是“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小型乐队写作基础”等的先修课程,它是掌握作曲及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的基础,通过创作实践,启发学生的创造2/4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技术理论,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选用教材:《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推荐参考书:《和声分析》刘春荣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键盘和声》王晓玲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六、课程进度表理论教案进程表周次教案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第十一章副三和弦及其转位Ⅱ级六和弦与三和弦;掌握二级和弦的规则与运用第十一章副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声大调掌握大调降六级和弦的规则与运用第十一章副三和弦及其转位Ⅵ级三和弦、阻碍终止、扩展乐段的方法掌握六级三和弦的运用第十二章副七和弦下属七和弦掌握二级七和弦的构成与运用第十二章副七和弦导七和弦掌握七级七和弦的构成与运用第十二章副七和弦属九和弦掌握属九和弦的构成与运用第十三章弗里几亚进行中的自然小调高音部的弗里几亚四音列;低音部的弗里几亚四音列掌握高、低音部弗里几亚进行的构成、规则与进行第十四章调内模进三和弦的模进;平行六和弦掌握三和弦模进的规则与进行第十四章调内模进七和弦的模进;由七和弦与三和弦组成的动机;两个七和弦组成的动机掌握七和弦模进的规则与进行第十五章重属和弦重属和弦的构成;重属和弦的引入与解决;终止中的重属和弦掌握重属和弦的构成与规则及在终止中重属和弦的运用第十五章重属和弦结构中的重属和弦;重属和弦中的变音掌握结构中重属和弦的运用及重属变和弦的构成与运用第十六章副属和弦副属和弦的构成;各级副属和弦;掌握各级副属和弦的构成第十六章副属和弦副属和弦的运用;副属和弦的其它进行掌握各级副属和弦的运用与进行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