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乱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治理的剖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居民装饰装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不断增多。城市范围内,尤其是城郊结合部位的乱倒建筑垃圾违法现象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治理建筑垃圾违法倾倒状况成了困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一大难题。现通过对建筑垃圾违法倾倒现象的剖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一、建筑垃圾的定义及来源1、土地开挖垃圾:这部分主要是建筑工程基础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2、道路开挖垃圾: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包括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3、旧建筑物拆除垃圾:主要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屋面废料,钢铁和非金属等几类。4、建筑施工垃圾:在建筑施工中会产生各种施工垃圾,主要成分为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5、建材生产垃圾:主要是指为生产各种建筑材料所产生的废料、废渣。根据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可以看出城市范围内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2-1、建筑施工工地产生的土方、废渣;2、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物废砖块;3、房屋店面装修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另外,还包括工业生产遗留的废原料或废弃半成品。二、建筑垃圾现状问题及原因(一)造成建筑垃圾乱倾倒现象存在的客观现实因素一是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场地狭小,无处堆放需要回填的渣土,为了节省开支,擅自就近设置临时堆放点,如路边空地、农田等处。二是周边没有设置专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而街道环卫站对建筑垃圾又不予处置,在缺乏物业管理的居民区,居民家中装修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要求其运往十几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场,显然不切实际。(二)造成建筑垃圾违法倾倒的主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非法利益驱使。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当事人为图方便、节省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成本,从而采取就近乱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该行为在成本计算上,尤其对于建设施工单位而言,可以省去一大笔运输费和垃圾处理费。2、当事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房屋装修对普通居民来说,不是一种经常性行为,许多居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对-3-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区分也不是很清楚。3、示范效应。在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下,违法当事人误以为以前违法倾倒建筑垃圾的场地是允许倾倒的,所以就无意识的构成了违法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4、代理人不遵守代理协定,擅自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包括不按规定路线、不按规定地点、不按规定运输包扎规格,造成抛、漏现象。(三)造成建筑垃圾乱倾倒现象查处难的原因造成建筑垃圾乱倾倒现象查处难的原因主要是由倾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的特性决定的。1、流动性大。违法当事人在认识到该行为违法的情况下,选择了游击战的策略,不固定地将建筑垃圾倾倒在城市郊区的路边空地上。2、随机性强。违法当事人不定时、不定点的进行违法作业。3、隐蔽性高。违法当事人主要选择在夜晚进行违法作业,被发现的概率极低。以上特性大大增强了发现、查处此类乱倒建筑垃圾违法行为的难度。在执法者与倾倒建筑垃圾违法当事人之间形成了捉迷藏状态。同时也导致了违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的不断发生,城市郊-4-区空地上建筑垃圾场所越来越多的局面。三、建筑垃圾治理的措施治理建筑垃圾应该把握总的原则,即关口前移,抓源头管理,教育、处罚、救济相结合。对乱倒建筑垃圾的监管,执法部门还需跳出“倾倒违法行为存在”这一范畴,从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和消纳处置三个环节入手,强化源头管理、过程监管和疏导途径三方面的力度。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一)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发生的机率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单位、个人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守法及维护法律的意识,不断增强保护小区环境的观念,形成全民监督乱倒建筑垃圾行为的有力局面,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减少乃至杜绝居民乱倒建筑垃圾行为的发生。提高建设单位守法意识,在工程施工前向主管部门报送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并严格按批准的计划实施。2、健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