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处理和设计思路教材处理: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安排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内容涉及人口增长模式和各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设计思路:关注新课标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如尽可能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特别是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和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知道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学会分析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能据图分析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能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图表分析、问题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展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渗透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相适应,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增强同伴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与方法重点:能说出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难点:能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学会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方法:课前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和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三、教学过程(表1)表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2005年1月6日0时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图片导入:这两个小孩的出生,为什么得到了如此的关注?教师总结承转:他们的降生,使得世界总人口和我国总人口达到了历史新高。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人口的变化。观看课件,思考并回答问题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研讨】探究一、读第5页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1.6回答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培养读山A图的一般步骤和方图技能II法jc(1)读图名。(2)本知识A:W//X读各个坐标分别表要求学!i示什么变量(3)判读图形变化生结合图表自时间特征主探(4)思考变量之间究,培的因果关系养学生1、哪些指标构成人口增长模式?在图中指出这些指标,它们有以小组独立思何关系?为单位考问题2、在图中大致绘制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的曲线读图思能力和3•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基本特点?各指标能否定量化?考、讨团结协4、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时间变化特点?论并得作能5、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哪一个要素开始的?最终又完成出结力,教于哪一个要素?并分析原因?论。各师可做6•假设该国为某国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变化曲线图,试判断该国组交流适当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并说明原因?引导7、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分别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及中国4方面考虑)本部分(学生分组讨论一一得出结论一一各组交流」教师指导归纳)通过案知识涉教师总结承转: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基本特点及转例进行及范围变,那到底什么原因促使转变呢分析,较广,探究一、阅读书本案例1,说出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并通过也较抽合作学象,可的表现和讨论分析原因习、共利用学同讨论生熟悉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表现和原因理解人的国家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口增长为切入模式转点共同教师总结承转:本节课我们一直探讨人口增长模式问题,那么各变原因分析、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利弊如何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探究三、讨论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利弊原始型(咼咼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提示: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可适当进行启发引导,同时进行知识拓展和思想教育(学生分组讨论一一得出结论一一各组交流一一教师指导归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新请在组内讨论交流并展示。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