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8届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考点五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1/4考点五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点击考纲考核内容测量要求识记理解应用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2)宋代的社会生活(城市生活剪影)∨考点详解一、南方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农民在湖泊江河边筑坝修闸,开辟圩田,在丘陵山地修造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2)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3)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2.手工业(1)棉纺织业: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此后,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2)制瓷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3.商业(1)繁荣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南方商业繁荣起来。(2)表现:①纸币:北宋时“交子”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南宋时,发行了纸币“会子”。②商业都市:南宋都城临安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③外贸港口: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广州、泉州等。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进行管理。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3)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经济迅速发展。2.过程(1)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2)唐朝中期以后,转移速度加快。(3)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3.表现(两宋时期)(1)农业: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和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2)手工业: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和造船业等在全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3)商业: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所占比重超过北方,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山西2018届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考点五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2/4三、宋代的城市生活1.东京的繁华(1)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2)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有的营业时间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后半夜。“夜市”散去不久,“晓市”又开张了。(3)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瓦子”里面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此外还有耍杂技、踢球和进行武术表演等活动的地方。2.临安的繁华(1)南宋都城临安也是一个拥有100万人口的大都市,市内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场所——“瓦舍”有十多家。(2)市场内的摊点场地,有的以“行”相称,如卖酒处叫酒行,餐馆叫食饭行;有的又称为“团”,如花团专门销售花木,青果团是零售水果的地方。(3)喝茶品茶是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同步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辽宋夏金时期,农民利用哪些方法扩大耕地面积?①在湖泊江河边筑坝修闸,开辟圩田②在丘陵山地修造梯田③推广牛耕④开始实行屯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南宋时期,南方著名的水稻产区是①苏州②相州③杭州④湖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南方棉纺织业兴起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4.世界上最早发行、流通的纸币出现于A.四川地区B.江浙地区C.湖南地区D.湖北地区5.既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又是其商业都市的是A.东京B.临安C.广州D.泉州6.下列城市中,哪些是两宋时期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①广州②湖州③扬州④泉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下列有关东京城繁华的表述较全面、正确的是①常住人口超过100万②店铺林立,夜市、晓市相继③有专供人们娱乐的“瓦子”④有耍杂技、踢球和武术表演的地方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下图为一纸币铜版拓片,此纸币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与地点?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山西2018届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考点五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3/4(2)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它有哪些优点?9.阅读下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