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设计金马小学高津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充分发挥想象。4.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勇于承担责任,不甘于弱小。教学重难点1.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2.培养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设计课前准备与本课有关的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插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伊始,巧妙结合课题,以我入手,由表及里。这样既拉近师生之间的课堂距离,又自然引入语文教学的主题;既注重课堂说话的训练,又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既是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与通道,又是实现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构建。在揭示教学课题后,学生紧紧围绕课题质疑、讨论,这同样也是语文课堂自主性的很好体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师生共同评价,纠错。4.指名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更好的理解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打基础,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三、精读感悟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1周围的景色非常美,特别是那开放在蔷薇丛中的几朵小花,粉红粉红的,在一片浓绿的映衬下,是那么鲜艳夺目。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竞赛读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5.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1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引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2这么说,我是最弱小的了?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3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6.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通过对描写蔷薇的两段文字的比较阅读,巧妙地理解并积累了形容雨下得很大的词语,以及形容不同状态下的蔷薇的词语,并乘势指导了感情朗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是这篇文章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不仅使学生对这段对话的含义心领神会,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文标题的理解,赋予了课题以更加丰富具体的内涵。四、拓展想象,总结全文1.你喜欢萨沙吗?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的保护吗?你遇到过比你弱小的人吗?说说你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以后,让我们时时想起这可爱的一家人,让我们一起自觉保护弱小者。让我们充满爱心,让世界充满爱。这一环节的设计,留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帮助,有机会获得同班的创新的信息,促进了学生多方位互动。第二课时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再认生字上节课我们感悟了课文中的快乐,同时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现在他们来了,你们想见见它们吗?2.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生字。小组内谈谈怎样记住这几个字。并试着用这几个字组词。3.全班交流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