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写作》试卷(三)(考试时间:120分钟)系专业班姓名学号总分一、名语解释。1、散文诗2、意象3、环境4、叙事人称5、立意6、再现性意象27、评判型文学评论8、随笔体9、临屏书写10、痞子蔡二、单项选择题。1、诗歌写作创造的是偏重于表现的()。A.写实性形象B.概括性形象C.虚构性形象D.逼真性形象2、散文的语言是()。A.精美的概括与变形B.细密的叙述与描绘C.平实的描述与说明D.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展3、体验是()的生命的感悟。A.不可重复B.可重复C.可叠加D.不可叠加4、()是文学的唯一表达手段,也是建构文学形象的重要元素。A.语词B.体裁C.图像D.结构5、文学文本的形成不仅是文学写作活动的结束,同时也是文学()活动的开始。A.销售B.出版C.接受D.印刷6、《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田汉B.沈从文C.老舍D.鲁迅7、诗人艾青曾指出:“()是诗的受孕。”A.灵感B.想像C.幻想D.感觉38、诗歌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在于它的()。A.寓言性B.叙事性C.哲理性D.抒情性9、小说的“三要素”中除了情节与环境之外,还有()。A.人物B.线索C.结构D.节奏10、叙事人称中,写作界争议很大的是()人称。A.第一B.第三C.第二D.第四11、运用特殊的电视艺术手段和屏幕造型手法来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传递作者情感、思维信息的散文文本,叫()。A.网络散文B.电视散文C.广播散文D.记叙散文12、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叫做()。A.环境B.物境C.意象D.意境13、将文学评论分为论文体、短论体、札记体、随笔体、书信体、序跋体、评点体、诗歌体、对话体、笔谈体等,划分的依据是()。A.评论对象B.评论形态C.评论性质D.评论的功用14、评论对象不限于作品,常常联系作者、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对其进行具体、充分的解析与发掘,并从由此及彼的联系出发做理论的概括和规律的归纳,以求准确地把握对象的本质。这类评论属于()。A.赏析型B.阐释型C.评判型D.辩驳型15、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网刊是()。A.《榕树下》B.《红袖添香》C.《界限》D.《华夏文摘》16、网络文学主要媒介是()。A.电信B.传真C.互联网D.纸刊三、多项选择题。1、文学分类“三分法”是指()。A.叙事文学B.小说C.影视文学D.抒情文学E.戏剧文学2、文学分类的“二分法”是指()。A.散文B.诗歌C.戏剧文学D.韵文E.骈文3、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A.有形的B.无形的C.生动可感的D.高度抽象的E.鲜明的F.注满主体生命激情的4、文学写作的发生阶段即原象的()的过程。A.加工B.感觉C.发现D.抽象E.摄取5、文学文本的基本审美要素包括()等等。A.情感要素B.语言要素C.心理要素D.结构要素6、文本结构不仅要注意整体布局和架构,而且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4A.跳脱B.跌宕C.过渡D.承接E.照应7、诗歌的文体特征包括()。A.集中概括的抒情B.借助意象的想像C.复沓铺陈的修辞D.分行排列的语言E.含蓄朦胧的意韵8、散文诗要将()熔为一炉。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E.比喻9、依据小说的篇幅来分类,小说有哪些类别()。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D.微型小说10、小说最基本的“三要素”是()。A.人物B.情节C.环境D.叙事方式11、意象创造依据其表现手段和表达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A.物象B.表象C.再现性意象D.表现性意象E.象征性意象12、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即指()。A.环境B.物境C.情境D.意境E.场景13、文学评论的审美标准可以简要概括为()。A.真B.善C.美D.新E.奇14、文学评论的艺术功用在于()。A.揭示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奥秘B.揭示作者文学创作的奥秘C.寻求艺术魅力生成的规律D.给读者以政治教育E.给读者以思想教育15、网络文学欣赏可以借助()来完成。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E.触觉16、下列网站设有文学论坛的是()。A.榕树下B.秋雁南回C.诗歌报D.网易E.新浪四、判断题。1、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的不可替代的具体性和个别性构成了文学写作的感性特征。()2、文学写作的基本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3、文学写作的构思阶段是把有形的原象转换为无形的心象的过程。()4、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