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及苏轼的艺术成就《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有诗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东坡居士”之号便得于此时。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苏轼的艺术成就文----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词----苏辛:(豪放派)苏轼辛弃疾诗----苏黄:苏轼黄庭坚书法----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