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教学目标改进前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知道原子、分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了解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改进后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3)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