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周清考试班级姓名分数一.解释加横线字词。(7分)水尤清冽:可百许头:日光下澈: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隶而从者斗折蛇行斗折蛇行悄怆幽邃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二.句子翻译。(12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三、理解性默写。(11分)1、《小石潭记作者》中作者“心乐之”的原因是:,,。2、《小石潭记作者》中描写潭中鱼采用了动静相合的手法,其中动态描写的句子是:,;静态描写的句子是:,。3、《小石潭记作者》中描写潭中气氛冷寂的句子是:,,,。四、问答题。(10分)1.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什么?文章运用什么方法来突出它的这一特点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小石潭记》中前文写“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文写“凄神寒骨”,一乐一忧是否矛盾,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理解。3.《记承天寺夜游》“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就写于此时。)4.赏析《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好在哪里。5.、比较《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异同(从写作手法和作者感情两方面进行比较)。五.比较阅读。(10分)(甲)《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月色入户。户: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译文: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出卷人:李娟审卷人:王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