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名师工作室: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搭建平台,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教育局于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组建扬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的意见(试行)》,并于2007年4月组建了扬州市中小学名师工作总室和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名师工作室。首批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各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各项活动,培养了一批省、市特级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明确名师工作室的职责,规范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考核,特制订本意见,希各名师工作室认真参照执行。一、组织机构调整1.市名师工作总室作为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各学科(或专业,下同)名师工作室的科研引领、业务指导、工作协调、绩效考核等工作。市名师工作总室由各学科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组成,设总领衔教师1名,另设少量工作人员。2.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由领衔教师1名,指导教师3-5名(省、市特级教师或市学科带头人),工作教师15名左右(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组成。各学科名师工作室负责本工作室日常工作,各学科名师工作室设工作主管1名,负责组织安排本工作室各项活动,网络主管1名,负责本工作室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二、重点任务1.制订或调整名师培养计划,已建工作室根据名师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计划进行调整,重新明确新一轮名师培养对象和指导教师;新建名师工作室根据本工作室组成情况制订名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和指导教师。2.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重点组织引领申报立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和教研系列课题,积极开展“个人课题”与“微型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围绕有效教学、课堂质量提升、考试研究等方面,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在手课题要加强研究和验收工作,新课题要抓紧申报、论证和开题工作;要切实加强论文写作指导,围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科研论文。3.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主动搭建各学科名师研究课、示范课的交流展示平台,精心组织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加强教学个案的反思和总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工作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4.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工作室网站建设,将原有网页整合为一个网站,明确专人负责;各学科工作室有自己的页面,内容由各工作室提供。主要内容应包括工作室新闻、工作计划、名师培养方案、课题研究情况、名师讲堂、理论探讨、教案交流、试卷交流、读书体会等。三、各学科工作室主要常规工作1.各学科工作室必须完成的工作:(1)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应确定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主要活动形式、时间安排等内容。年度工作计划应报局师资处、名师工作总室各一份,以便及时督促检查。(2)制订名师培养方案:包括名师培养总体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及培训考核等;含分阶段(年度)培养目标。要使被培养对象在骨干教师成长梯队中相应提升一档成为同行公认的在某一方面有突出造诣的名师。(3)参加工作室例会:由总室与各工作室领衔教师、部分指导教师参加,两个月一次,围绕工作室工作,交流工作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4)举办名师培训辅导讲座:以理念提升、有效教学、科研论文写作、中高考研究、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研究为主题,各工作室每年至少组织2次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经验交流等(可聘请外地专家,亦可由本地专家或工作室领衔教师、指导教师主讲)。(5)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各工作室每年至少组织4次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学可按初中、高中分别举行两次),结合课题研究,以有效教学、中高考研究为主进行研讨。(6)组织送培送课到校活动:各工作室要提高名师送培送课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工作室成员要主动与学校联系,根据学校的需求,落实送培送课任务,各工作室每年不少于2次。(7)组织论坛或沙龙研讨活动:由总室与各工作室联合举行,各工作室亦可独立举行,每年两次,主要围绕工作室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