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牛首一中学校八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主备人:王丰备课组长:孙志云蹲点领导(签字):课题:《核舟记》课型:精品赏读课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有感情朗诵课文,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合作交流品味;第三课时:预展、展示、检测)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文常用实词。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3、学习简单事物说明文写法,并进行写作训练。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难点:完整了解雕刻艺术的构思。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目的:有效的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方法: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配合图片展示)初读粗探思路内容:粗读课文,疏通文意学法:1、查资料,了解“记”这一文体。(比一比,你的精彩讲述,一定令人对你刮目相看)2、A、读第一遍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到的句子B、解决生字读顺难句,再读课文,做到精确、流畅C、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翻译句子疏通大意3、一词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4、通读课文,找出课文的说明对象和结构顺序说明对象:结构顺序::对学(检查落实独学任务)检测:1、互读:对子互读课文。2、互查:对子用红笔互批独学1、2、3、题。3、暴露易错点。群学(突破重难点)合作研讨:1、小组长带领组员合作完成导学案第4题。2、结合每个问题,争取分析问题有理有据。思考:通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核舟”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展示主题:粗读课文,疏通文意方案一:核舟技艺我感悟建议:1、先查找资料,然后确定自己介绍的内容。2、可用导游词、传记、宣传片等形式,也可借助视频资料及PPT等。3、在板书时,可用图画、表格等来展示主要内容。方案二:内容:重点字词我PK建议:1、形式多样化,体现个性特色。2、采用多种形式,,小组PK、指名挑战等。3、分工明确,注意配合。4、注意营造氛围。展示主题:默读课文,品析亮点方案一、内容:说明顺序我发布建议:1、小组长带领大家思考多种表现形式,可用新闻发布会形式、竞猜形式等,至少两种以上方式。2、做好互动准备,分工明确。3、发布时能结合实例。展示主题:悟读课文,拓展延伸方案一、内容:民间技艺我赞叹建议:语言应尽量品读深探亮点内容:默读课文,品析亮点学:学法:5、为了突出核舟雕刻技艺之高超,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介绍的?6、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读回探拓展内容:悟读课文,拓展延伸学法:7、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技艺,试与大家分享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预设5分钟。做到简洁、形象。预时:20当堂测评分层达标15分钟落实基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器皿()2罔不()3贻()4、黍()5箬篷()7糁()8、髯()9、髻()10、衣褶()11、诎()12、楫()13、椎髻()14、壬戌()15、虞山()16、篆章()2、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神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