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组成、掌握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地理意义,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2.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能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常见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问题情境】1、水、水体、水圈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水循环有哪些类型?最重要的水循环是哪种类型?【我的疑问】【自主探究】[探究一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分为、、3、填写下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备注ABCDEFG4、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陆上内循环的环节有(填字母)探究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探究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的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其水源补给可能涉及到哪几种水体?2、阅读课本P49的图2-3-4和图2-3-5回答问题1和2。思考:(2008年江苏学业)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的是()①a-b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具有的主要环节()A.下渗B.地表径流C.降水D.蒸腾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A.海陆间大循环B.陆上内循环C.海洋循环D.水汽输送3、有关陆地水的不正确叙述是()A.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主要补给源B.陆地各水体呈固、液、汽三相状态C.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沼及冰川水D.冰川与其他水体间也可以转化和补给4、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有()A.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B.大气降水和湖泊水C.冰川融水D.大气降水5、(2010年学业)水循环()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6、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D.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7、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A.②一①一②B.⑨一⑤一⑥一⑨C.②一③一⑤一⑥D.④一⑤一⑦一⑧【巩固练习】1.在海陆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海洋水的蒸发B.大气水的输送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A.长江东流B.台风登陆C.塔里木河的水蒸发D.海水蒸发3、如图:读“水循环环节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为水循环中的循环,它使不断得到补充,得以再生(2)填出此循环各环节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和。(4)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读图6,完成4--5题。4.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A.1970年B.1980年C.1990年D.2000年5.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D.水土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