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难点:如何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新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和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导读,8分钟)【模块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1)(2)(3)(4)2、三民主义的提出的经过?(1)(2)(3)3、三民主义的内容?内容关系内容具体主张进步性局限性民族主义(革命)民权主义(革命)创立民国民生主义(革命4、三民主义的评价?(1)性质:(2)积极:①②③(3)局限:①②③5、结合必修一的内容叙述一下三民主义的实践及其结果?(1)实践:①②③④(2)结果:①②【模块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的背景及提出标志?(1)(2)(3)(4)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的内容?新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新三民主义的评价?(1)积极:①②(2)局限:(二)小组合作探究(12分钟)1、新旧三民主义特点之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2、三民主义的发展:3、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原则区别及区别原因?两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的区别:⑴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除了民主革命阶段,还有个革命阶段;⑵还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05年提出“的纲领1905年把同盟会纲领解释为、、“旧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发展为“”区别原因:两党所代表的有根本的不同。4.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中共合作。(三)课堂学习整合(3分钟)(四)课堂训练评价(10分钟)1.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2.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3.右图是1920年元旦孙中山写给中国国民党人的勉词:“唤起民众,导之以奋斗;实现革命,继之以努力。”这表明孙中山()A.改变了革命的奋斗目标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对中国革命力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D.认为国民党已成为代表工农大众的政党4.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思想,是因为()A.意识到只有和农民、工人“分头合作”,才能实现革命目标B.为过渡到社会主义作准备C.孙中山实现了伟大的转变D.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5.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6.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为它()A.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B.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C.第一次提出了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D.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要求7.下图是陈东鹏同学拍摄的《国民党一大旧址照片》,同学们就这张照片进行讨论时,有以下评论。其中,不正确的是这次会议()A.召开于1924年初的广州B.参加者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C.召开标志着三民主义思想的终结D.召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8.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