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总结(八)一、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措施内容影响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废藩置县,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新体制,推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文化——提倡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军事——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日本依靠自身实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自立,为日本后来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改进军事装备,购买先进武器,建立军事企业,制造先进武器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日本军称“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二、明治维新中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自由劳动力: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来解决。2.技术: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3.市场(1)国内市场——通过“废藩置县”彻底打破封建割据,为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然后又通过“地税改革”推动农村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扩大国内市场。(2)国际市场——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朝鲜来开拓市场。4.资本(1)国内①私人资本: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也为其提供了投资工业的资金;许多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的投资。②国家资本:国家通过地税改革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以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2)国外: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进行快速的资本原始积累。5.原料: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6.人才: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重视教育。三、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经济: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通过对外掠夺,加快了日本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政治:明治政府在推翻旧体制后,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4.对外关系: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四、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明治维新以前明治维新以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封建身份制度;武士享有特权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土地封建领主所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西方文化已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打破闭关锁国状态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五、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①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因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②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影响:a.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2)不同点①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②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六、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点1.不同点洋务运动明治维新领导力量地主阶级洋务派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具体措政治毫无建树,根本未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经济创办近代企业,未实现工业化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实现了工业化文教未触动原有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改革教育内容,建立了全民义务教施度育制度改革阻力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改革扫除了障碍实施条件当时尚未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也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性质地主阶级性质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结果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