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复习》学案班级姓名【课标转述】(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知识归纳】(一)时间:16世纪前期(二)地域:遍布欧洲。以德意志马丁•路德改革为开端,瑞士加尔文改革为高潮。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最有特色。(三)历史背景(或原因):①16世纪的天主教对于欧洲进行着严密的控制,对民众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与封建王权矛盾深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不满教会的盘剥,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以维护其利益。③14、15世纪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④一些封建君主也希望摆脱教会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⑤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文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统治形成巨大冲击。(四)主要内容:A、以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为基本内容①“因信称义”,信徒通过内心虔诚的信仰就能够与上帝沟通,并得到拯救。②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提出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③《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神圣权威,每个人都能够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④国家权力为神所授,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⑤德意志应停止向教皇纳贡,并建立本民族教会。B、瑞士加尔文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鼓励人们发财致富,并强调选民应当具备忍耐、诚实、简朴、讲信用、谦逊等高尚的美德。C、152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是领导的宗教改革主要是同罗马教廷争夺权力。(五)历史作用:{①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②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③新教登上历史舞台;④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⑤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⑥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以上是2007年广东卷对于宗教改革意义的参考答案。(六)改革的性质(实质、特点):总体上是一次以宗教为形式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运动。(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①顺应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②有近代民族国家的推动,并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③符合近代化的趋势。(九)其他: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提要)①引发农民战争;②合法地位;③开辟道路。【重难点突破】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1、性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2、作用:(1)宗教改革后建立的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2)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3)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4)宗教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不同点:(1)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2)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3)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巩固练习】1、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