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安石变法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捐资筑陂,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改在水道宽、流水缓、溪床布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终于大功告成。你知道该水利设施的修建与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措施有关吗?此次变法还有哪些措施?提示: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等。课标要求: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一、背景1.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严重,__________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高涨。2.宋神宗即位后,迫切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任命______为宰相,着手实施变法。二、根本目的改变北宋________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三、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内容作用均输法______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使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较好的配合,纳税户的负担有所减轻,政府的________也较以前增多市易法由朝廷出资在开封设立“______”,平价收购限制了富豪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官府仓库里的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一分利息操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青苗法各州县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的利息使农户免受________的剥削,官府收入了大量利息募役法废除以前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改为由州县出钱______,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按照户等高下分派;私家财力不足的,可向州县官府贷款;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使各地的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兴修水利共达万余处,大量的薄地变成了良田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根据________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丈量并规定了税额的土地将近250万顷王安石把改革的中心放在解决财政问题上,他的富国理念是以开源为主。新法针对当时朝廷上“积贫”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为增加政府税收与缓和社会矛盾,王安石也提出了一些抑制豪强地主和富绅的措施,如方田均税法等。2.强兵之法内容作用将兵法对原有的禁军进行精简裁并,淘汰老弱,对整编后的军队进行训练;在全国各路先后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改变了______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甲法农村每十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农闲时保丁练习技艺,夜间轮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使各地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保马法废掉牧马监,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使得民户踊跃养马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军器监在开封城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数量也大量增加王安石在军事方面的改革,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3.育才之法措施内容作用科举改革倡导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____________,在《诗》、《书》、《易》、《周礼》、《礼记》中选治一经科举和教育的改革,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改革学校制度改组太学,以改革派撰注的《________》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王安石在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目的是为变法造舆论。主要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这三项具体措施。其中,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这一点具有积极意义。四、成就及结局1.变法的成就(1)通过变法,政府的________增加,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农业生产发展,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2)扭转了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