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一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3-1《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目标分解1.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2.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3.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一、“睁眼看世界”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主持翻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2.魏源:(1)著作是《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2)观点: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徐继畲:著作是《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4.姚莹:著作是《康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二、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2.维新思想的发展:(1)康有为:其著作是《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2)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响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3)谭嗣同:维新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4)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3.维新思想及运动的影响:(1)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次爱国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3)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如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商战反对侵略;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教育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三、走向共和1.民主共和国方案提出: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和众政府”的主张。2.民主共和国方案的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建立民国”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原因:革命派极力主张实现“民主共和”;改良派主张维新改良。(2)阵地:他们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3)内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4)影响: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舆论准备。也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4.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到:“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主要观点及评价:(1)主要观点:师夷长技以制夷。(2)评价:①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重要的有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还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军器制造的书籍,涌现出一些研制新式兵器的专家。②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这也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1)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变法,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特点: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