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专题一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学案一、课时目标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二、学生自学并交流展示1、通过阅读课本第一个子目,回答:A:夷平六国是谁?他是如何完成国家统一的?(需要回答时间,经过,要有条理性)影响如何?时间:过程:Ⅰ:Ⅱ:Ⅲ:Ⅳ:影响:(第一段、第五段课本概括)B:通过初中所学,同学们试分析他能统一的历史条件。2、通过阅读课本二、三子目,回答下列问题:A:秦朝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回答:①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②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C、“朕”是皇帝的专用,试说一说皇帝制的由来。(参考p10、p12第一个子目)D、秦始皇嬴政是如何加强对中央管辖的?百官公卿的职能如何?(p10百官公卿子目)E、汉代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又有何新的发展。【知识拓展】1、全面认识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典例探究】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2.秦朝郡县制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由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3.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实行C.察举制的实行D.科举制的实行4.“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上述材料论及下列哪一工程()A.直道B.长城C.灵渠D.五尺道5.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7.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是()A.郡守B.皇帝C.御史大夫D.丞相8.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9.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的秦墓中,出土了两件写在木片上的家信,是一对参加攻打今河南淮阳的秦军士兵兄弟向家中写的要衣服和钱的信。依据此信我们可以研究()①当时的文字②当时的社会经济③秦国的军事制度④秦国的法律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统一全国文字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自主学习和交流未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新问题?【课后训练】11、秦始皇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0-前210),姓嬴,名政,中国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灭朝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其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