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标要求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过程,并分析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二: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由于和、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到工农业生产就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3.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首先从开始,五年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根据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还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二)探索和失误1.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的要求同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2.1958年“”和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失误,直接导致了到的经济困难。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方针。(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71年,周恩来,1973年,。1975年,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明确提出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三、知识网络四:能力拓展()1、新中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决定: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农业D、优先发展信息产业()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根本任务是: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4、关于中共“八大”的内容,不正确的是:A、认为应集中力量发展经济B、要尽快把我国建设为先进的工业国C、认为阶级斗争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D、认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5、1958年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曲折的起点是:A、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提出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6、人民公社化中犯的“一大二公”错误主要原因在于:A、偏离了工作重心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8、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9、辽宁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是因该省A、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机器工厂B、最早将官僚资本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C、建成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D、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10、对中共八大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国内矛盾的科学分析和关于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的规定②基本依据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③八大内容在后来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④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有①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②搞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④只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办不到的事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