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学案编制:周慧审核:批准:【学习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成因,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2、能够运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问题情境】1、什么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有何日变化规律?2、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为什么其大小会有时空变化?3、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疑问】【自主探究】探究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1、在教材图1—3—6及图1—3—9(左图)中,显示太阳直射点的什么分布规律?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变化?备注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课堂检测】备注2、在教材图1—3—9(中图)中,显示太阳直射点的什么分布规律?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变化?3、在教材图1—3—9(右图)中,显示太阳直射点的什么分布规律?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变化?4、总结1、2、3题,可得到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什么变化规律?探究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一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决定了该地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辐射,需要知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那么,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否可利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呢?例:北京(40°N,116°E),求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备注1、6月22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45ºN)B、北京(40ºN)C、广州(23ºN)D、海口(20ºN)2、一年之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3、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B、昼夜长短的变化C、黄赤交角的存在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4、一年中,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5、有关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B.北极点的太阳高度终年不变C.冬至日南半球太阳高度达最低值D.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均为0°6、若黄赤交角变大,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极圈的纬度数变大B.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C.南北温带的范围变大D.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7、盐城(119°E,34°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B.34°C.66°34′D.56°【回标反馈】第3页共4页备注【巩固练习】(2009年第1—3题)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仑站B.中山站C.长城站D.南极点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3、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A.气候变暖B.酸雨危害C.风速加大D.降水变化4、读下表,判断并绘图回答: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赤道66034′北回归线900南回归线43008′北极圈46052′南极圈地平下(1)该表描述的是月日太阳高度的情况。此时,出现极昼现象的最南界线纬度是。(2)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往方移动。(3)绘出该日六个月后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如图)(包括太阳光线、晨昏线、夜半球)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