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课程标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二、重难点分析: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难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三、自学导航:1、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一国两制”的理论A、过程:a、1979年元旦,《_________________》发表,提出______(通邮、通航、通商)。——首次提出________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b、80年代邓小平正式提出“_____________”构想。B、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说,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____________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此项制度的基础是,核心是,主体是。C、最初为解决_______问题而提出的。(台湾问题的由来;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2)“一国两制”的实践——______、______的回归A、回归时间:_______年7月1日、______年12月20日B、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问题见三个不平等条约,澳门为葡萄牙占领)C、回归条件: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力增强;②“一国两制”理论和各项政策的日趋成熟与完善。D、回归意义:①对港澳——洗雪了__________,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②对中国——在完成祖国_______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对世界——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3)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A、两岸间的真正停火——1979年元旦,《_________________》发表,提出______(通邮、通航、通商)。——首次提出________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B、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1980年后。[C、“九二共识”:______年大陆_______________(海协会、汪道涵)与台湾____________(海基会、辜振甫)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协议,史称“九二共识”。D、当前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阻碍:台湾岛内_______势力;国际______势力的干涉。(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标志。2、就自主学习内容讨论交流,得出最后答案:3、分组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四、达标测评:1.中国政府第一次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告台湾同胞书》中B.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C.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D.《中美联合公报》中2.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台湾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C.享有高度自治权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3.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制度不同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D.各自的权限不同4.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A.统一是历史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5.撒切尔夫人曾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6.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③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④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7.“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在20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