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学案1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2.运用插图和多媒体演示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问题2:地球的内部圈层有哪些?问题3:说出岩石圈的范围?例题1: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问题4: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有何差异?例题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太平洋D.四川盆地问题5:岩浆岩是怎样形成的?问题6: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问题7:变质岩是怎样形成的?问题8:三大类岩石与岩浆是怎样相互转化的?例题3: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发生改变,由此而形成的岩石()A、石灰岩、玄武岩B、页岩、石灰岩C、大理岩、板岩D、砂岩、花岗岩问题9: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有什么意义?三、课内目标限时检测题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A.地壳与地幔B.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C.生物圈、岩石圈D.水圈与大气圈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ABC都可以3.古登堡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4、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变质岩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沉积岩5、读下列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写出字母代表的岩石和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1)物质a代表,b代表,c代表,d代表,(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①②③④。(3)从能量来源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和地球外部的。配餐练习A餐(基础题)1、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层叫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B、上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C、下层叫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D、下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2.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B.岩石圈下部C.软流层D.地壳下部3.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4.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B餐(拔高题)1.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①地表水②地下水③大气水④生物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圈及岩石圈上部3.读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1)填图: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A.岩石圈B.水圈C.大气圈D.生物圈(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地心为共同球心的圈层。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_____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_圈传播。C餐(挑战题)读图1.完成1~2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