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专题五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大成目标】(3分钟导解)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重点),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难点)【使用说明】1、课前学生利用20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完成基础案部分的知识结构整理,课堂用5分种展示点评。2、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升华案中的重难点问题。4、巩固案利用15分钟时间当堂完成。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背景(1)世界运动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__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的和平外交政策。2.基本方针:“__”、“”和“”。3.外交成就(1)政府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2)1950年2月,中苏两国领导人签订《__》。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基础案(学生展示交流,教师释疑,5分钟)1.日内瓦会议(1)目的:。(2)召开:年在。(3)成果:周恩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达成。(4)意义:①。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2.万隆会议(1)背景: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2)召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__举行。(3)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发展问题。(4)方针:“__”。(5)成果:最终通过了。(6)意义:会议增进了亚非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形成了。探究一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二“一边倒”方针与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否矛盾,为什么?探究三怎样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必然性?升华案(学生分组探究,展示点评,教师点拨,15分钟)探究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屈辱外交不同的成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一、选择题1、(A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尖锐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的斗争C.亚、非、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蓬勃发展D.中国人民与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2、(A级)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巩固案(独立完成A、B级练习,小组互助完成C级练习,15分钟)4、(A级)我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雅尔塔会议5、(A级)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A.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与攻击共产主义的分子进行坚决斗争C.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D.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6、(A级)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与苏联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7、(A级)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通过B.参加亚非会议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8、(A级)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9、(B级)新中国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A.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外交人才B.始终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在外交领域善于运用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D.团结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二、非选择题10、(C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