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单元知识体系单元复习攻略⑴复习本单元,要准确把握工业文明的崛起以及受工业文明影响后中国近代化的曲折进程;明确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由孤立到联系加强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进而树立正确的全球观;要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对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商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原始积累、洋务企业、不缠足运动等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特征,形成知识框架,是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工业文明的进程、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等,均可用此方法构建。⑵复习本单元知识,应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个性和共性的归纳。两次工业革命就其发生的前提条件、进程及影响来看,既有具体的不同点,也有规律性的知识可寻。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两次工业革命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既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不同特点有较充分的认识,又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共性进行总结,从而强化了对知识的把握并可以以此类推到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过程中⑶复习本单元知识要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15—20世纪初的近代时期,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国现代化进程起步于鸦片战争之后。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转化为近代社会。下面用表格说明中国现代化讲程。单元专题归纳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货币,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不同国家地区的贸易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同时也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最早走上这一道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也开始了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先后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进行殖民争夺,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同时,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中国的近代化曲折发展(1895—1949年)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②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作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影响③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三座大山的重压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①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一战后民族工业在困境中艰难发展交通和通讯背景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和通讯;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力图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表现铁路交通: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近代水运:1872年轮船招商局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但发展艰难航空业:起步于1918年;1920年后的几年获得较快发展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1911年初具规模电的近代讯: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有线电报)的开端,此后发展迅速;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民国时期发展迅速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背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