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上)测试要求: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了解中共“一大”的主要史实;了解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了解北伐战争的成果重点难点: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梳理:【考点整理】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2)主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中心、主力: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军,工人阶级是主力军。(4)斗争形式: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5)结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斗争获得了初步胜利。(6)意义: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③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典型题例】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书写于1919年的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战胜利读图回答问题(9分)图一图二签署《凡尔赛和约》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分)(3)请举出图二反映的史实取得初步胜利的事件两例。(2分)(4)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1)巴黎和会;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3)答案一:北洋军阀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答出任意2点即可)答案二: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答案一: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案二: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爱国主义精神。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共“一大”①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②正式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③会议内容:A、确立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规定党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D、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④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典型题例】“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中华民国的建立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1、兴起: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1)原因:①工人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②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愿意同中共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2)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广州)(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4)意义:国民革命由此兴起,为革命的发展奠定基础。2、高潮:北伐战争(1)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成果:北伐军势如破竹,歼灭了吴佩俘、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1)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2)失败原因:①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②主观: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主要)(3)教训:要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革命军队。【典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