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前导学区】1、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饮食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2.探讨近代和改革开放以后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2、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难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3、预习体验:(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概况:(2)近代(1840-1949年)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衣:①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②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食: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的出现,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住: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风俗: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和等法令。婚丧仪式由改为。(3)、农村变化很小,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时间表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食简单衣朴素住拥挤习俗节约风尚兴盛休闲娱乐多样原因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5、发现问题:【课中使用区】1、阅读课本思考,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会发生重大变化?2、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上的这些变化的原因:【课后使用区】近代社会动荡多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亦发生了很多变化。回答1~4题。1.中国近代城市居民最普遍和最典型的住宅是()A.四合院B.公寓和别墅式住房C.独院式的花园洋房D.中西合璧的豪宅2.西餐成为一种时尚,在通商口岸兴起,最早可能出现于()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19世纪80年代3.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随身带有粮票C.在西餐馆就餐D.到四合院访问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②近代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于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近代西方文明应完全肯定A.①正确,②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