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本课七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张冠李戴、囫囵吞枣”等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给各部分加小标题。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三)过程与方法。1、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通过品读、揣摩、推敲重点词句、小组交流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近鲁迅。1、教师朗诵《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个“活着”的人是谁?他就是(媒体出示鲁迅先生像)。2、你认识他吗?出示:鲁迅(1881—1936)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怎样称呼他?为什么这样称呼?3、你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4、媒体出示:我这里有一张别人为鲁迅先生制作的“名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5、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眼中的伯父——鲁迅,是怎样一个人?(板书:侄女周晔鲁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课文,自由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2、在小组中互读课文,负责人注意纠正易错字的读音。3、全班交流易读错的字音。4、重点检查以下字词的读音。殡仪馆吊唁追悼水浒传囫囵悔恨女佣雇佣佣人马马虎虎硼酸水热敷悼词悼念悼唁哀悼(学习方法: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5、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每件事通过空行成为独立的一部分),给各部分加小标题。小标题参考:深受爱戴、谈论《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板书设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追悼伯父谈读书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鲁迅先生,去感受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二、出示中心话题。联系课文中的几件事,谈谈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有关的词、句子、段落说说自己的理由,并体会着读一读。1、自学。2、小组讨论。三、全班交流。预设点:1、交流“谈《水浒传》”。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关心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结合“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体会我读书不认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不求甚解。“张冠李戴”就是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颠倒了事实。)“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伯父批评的方法极其巧妙“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样说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2)从伯父送书体会到伯父对“我”的关心。是呀,伯父是如此地关心我,想到我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和关怀了,怎能不叫她悲痛万分呢?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泪珠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2、交流笑谈“碰壁”部分体会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坚强乐观。师:在这一部分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词?“碰壁”是什么意思?“有些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怎么理解?有一种方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份资料,请仔细阅读,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