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中顺庆校区高2010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符号填涂在机读卡对应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60分)1.“天下为家”代替“天下为公”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天下为公”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时代进步的要求C.标志着早期国家的形成D.是封建时代开始的标志2.商朝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3.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下列哪些是中国进入早期国家阶段的主要标志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④三公九卿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④5.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了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士D.士7.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相结合,巩固统治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除功臣和先代贵族及郡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9.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奴隶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平民D.周王→卿大夫→士→诸侯1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夏商政治说法正确的是①启继承禹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地位,“家天下”由此开始②夏王朝为商汤所灭③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④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⑤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1.秦朝时,不是首次纳入中原王朝控制的地方是A.河套地区B.岭南地区C.西南夷D.象郡12.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势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D.防止大臣专权13.秦始皇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统一的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4.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②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创新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郡县名称在历朝历代无任何变化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大郡称守,小郡称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掌握南海郡的军事C.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D.拥有一块封地16.在秦朝,采取“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17.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郡县制能够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