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中国政治史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1、长久以来,商朝是否在历史上存在,学术界有很大分歧。下列能证明商朝存在的最有力证据是:ABCD2、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4、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6、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用心爱心专心祠支氏恭分封制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8、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9、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佩佛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拯救中国的道路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11、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右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A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B平民教育压迫平民C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D男女平等12、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唱到:“……九送红军,上大道。锣而无声鼓不敲,鼓不敲。……”这首民歌的产生和流行A与北伐战争有关B与反围剿有关C与百团大战有关D与淮海战役有关1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的策略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D井冈山道路14、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5、从右边两幅文物中,可以采集到的历史信息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②山东已沦为日本殖民地③青年学生是运动先锋④工人阶级是运动主力⑤南京国民政府奉行卖国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16、为了纪念一代伟人周恩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某市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其中主持人对周恩来的介绍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参加中共一大,是党的创始人之一B.参加国民党一大,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C.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在中央人民政府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用心爱心专心……三废除封建势力四镇压反动势力五消灭反动武装六实行土地改革七拥护工人利益八武装工农群众九巩固工农苏维埃十解放被压迫群众……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