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2013·绍兴高一检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思想路线方面的突出贡献是()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方针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2.(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变革是指()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人民公社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012·揭阳高一检测)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B.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4.(2013·盐城高一检测)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这主要是由于()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5.(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1984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时指出,“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A.天津、珠海、汕头、厦门B.深圳、珠海、汕头、厦门C.珠海、海南、厦门、汕头D.汕头、厦门、珠海、上海6.(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的实行B.香港澳门的回归C.经济特区的建立D.广电事业的发展【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C.思想上拨乱反正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2013·泰安模拟)《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3.(2013·三明模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外出打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2013·南阳模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5.下表能够反映的史实是()年代1978198019851990199219941996国有工业比重(%)77.676.064.954.651.537.328.5(编自杨继绳《中国改革开放20年纪实》)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②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③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④国有企业面临困境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6.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A.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上B.承认中国道路已经成功C.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D.站在全球化角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1952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63921959520000170001961年1962年1984年1990年14750160004071243500材料二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8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各呈现怎样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