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所谓职业生涯教育,就是指帮助和指导学生对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职业生涯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职业教育领域,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轫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伴随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我国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大体经历了从职业道德教育到职业指导再到职业生涯教育的演变过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就业导向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各职业学校纷纷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总体看,我国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一、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1.职业生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19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方针的确立,职业生涯教育逐渐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职业院校的关注和重视。1994年,原国家劳动部颁布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指导机构应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向劳动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等。199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类职业学校应该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利措施,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2020年,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表了题为《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讲话。这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法律、政策和文件等的出台,对促进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生涯教育反映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发展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这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在重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设计自我职业生涯目标,明确选择专业的目的及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是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实基础。当前,广大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对长沙民政职业学校的调查显示,职校生在规划自我生涯发展时出现很大的困惑:一方面,有四成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不喜欢,认为专业特色不明显,对前途感到非常困惑;另一方面,有六成多学生急需事业探索方面的辅导,有四成多学生急需学业方面的辅导。这个调查结果虽为个案,却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生涯教育具有较大需求。2.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和功能进一步明确在1990年代,我国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为主要内容,在内涵和功能上倾向于帮助个人选择职业的知识,因此,其功利色彩较为突出。进入新世纪后,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掀起了“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简称STC)改革的热潮,这是对1970年代以来“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简称STW)职教改革的深化。这一变革,反映了当今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生为本,着眼于个体生涯的终身发展。受此影响,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职业学校中得到新的发展,其内涵和功能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以上海为例,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20-2020)》中提出:“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调整为《生涯规划》课程,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此可见,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规划,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反映了由职业到生涯、从“指导”到“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