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干什么事情都着急,在体育锻炼时,一开始就做难度比较大的动作或运动量很大,结果锻炼中或锻炼后出现身体不适或发生运动损伤等。进行体育锻炼必须循序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避免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运动量的安排应该是随着锻炼水平的提高,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开始进行锻炼时,强度应小,时间要短些,待机体各方面都适应后再逐步加大运动量。如果运动量突然加大,对机体的要求过高,超出了机体的负担能力,便会降低机能水平,甚至引起运动性疾患。另外,运动量的加大,不能直线上升,应该按照提高—适应—再提高—再适应的规律有节奏的上升,不能提高对机体的要求,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学习和掌握。例如学习推铅球技术,要由原地推铅球,到侧滑步推铅球,再到背向滑步推铅球,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复杂的程度。只有这样,动作技能才能掌握得快,运动器官也才能逐渐适应动作的需要。每次锻炼也要循序渐进。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人体生理上有一定的惰性。而人体内脏器官的惰性要比运动器官的惰性大。当开始运动时,运动器官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而内脏器官机能发挥到最高水平则需要3~5分。因此,有些人一开始运动就参加剧烈比赛,运动中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昏、恶心、心跳加剧、气喘等,甚至出现运动损伤。因此,在体育锻炼时,把强度大、动作复杂的练习不要放在开始阶段。在体育比赛等强度大的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人体各器官都能适应运动的需要,能够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