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VIP免费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_第1页
1/6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_第2页
2/6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_第3页
3/6
1、举例说明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上的应用答:症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A、特异性:一定的病害与一定的病原相联系,每种病害的症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根据症状可以认识病害。例如白粉病和烟霉病;B、阶段性:病害的症状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初期、中期和末期的症状往往截然不同,各有特点,要系统地观察起发育阶段,不要把这三个阶段误认为三种病害。C、差异性:同一种病原物在同一个寄主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症状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每一种病害症状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它们与特定环境的关系又是相对稳定的,即在特定的条件下,病害必然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如油桐的黑斑病(叶斑病)的叶表现为多菌斑、果上生黑疤;D、相似性:由于病害症状的类型有限,而病害种类却非常多,往往不同的病原物在同一个寄主上,可表现相似的症状,此种情况下,必须在症状观察基础上做显微镜检查或病原分离,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2、真菌五个亚门的基本特点营养体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鞭毛菌亚门为无隔菌丝,少数为原团或具细胞壁的单细胞产生游动孢子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结合菌亚门多为无隔菌丝体形成孢子囊和孢囊孢子产生结合孢子子囊菌亚门有隔菌丝体,少数(如酵母菌)为单细胞产生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有单核(初生菌丝)和双核(次生菌丝)的不同阶段一般没有无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有双核菌丝体的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半知菌亚门发达的有隔菌丝体,有的能形成厚垣孢子、菌核和子座等变态结构产生各类的分生孢子无有性生殖阶段3、比较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的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形态学特性少数近圆形的单孢体,不定形的变形体和大多数丝状体球状、杆状、螺旋状球状、杆状、纤维状圆球形或椭圆球形,也有哑铃状、杆状等不规则形营养型及生活方式异养型异养,少数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异养型异养型繁殖方式孢子繁殖一分为二的裂殖方式不以二分裂法繁殖,只能在定的寄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方式繁殖⒈二分裂⒉芽殖⒊形成小体后再释放出来有无细胞壁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但无固定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壁多态型真核生物单细胞原核生物分子寄生物原核生物培养特性可以人工培养可以人工培养不能进行活外体培养少数可进行活体外的人工培养所致病害的特点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在病部常有粉状物、粒状物等病症⒈斑点⒉腐烂⒊枯萎⒋畸形⒌溃疡变色、坏死、畸形⒈丛枝⒉黄化⒊畸形4、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和林木的抗病机制答:病原物的致病过程中,并不是单个因素在起作用。最主要的是酶的作用、毒素的作用、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以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因子的作用。①酶的作用是分解和降解细胞壁,以利于病原物穿透寄主的表皮角质层和其他组织成分,建立寄生关系,以便能够获得营养。不同的病原物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类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酶在降解细胞壁的过程中有协同作用;②毒素是指病原物在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后会产生一种具选择性或没有选择性的有毒物质,以使植物产生毒害;③病原物还可以产生生长调节物质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起到致病的作用;④某些真菌、细菌和线虫可以产生多糖类化合物,作为身体的外壳物质以及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界面。其中,脂多糖作为一种侵入时的识别子在起重要作用,而粘多糖主要是在植物病害特别是维管束病害中起重要作用。植物抗病的机制:⒈固有抗病性(寄主植物先天就具有抵抗病原物侵染的能力):⑴固有的物理抗性;⑵固有的化学抗性;⑶缺乏病害发生的基本因子:A在寄主病原之间缺乏识别作用;B寄主缺乏对病菌毒素的受体;C缺乏病菌所需的必要物质。⒉诱导抗病性(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诱发的限制病原扩展的特性)⑴局部诱导抗病性:植物保卫素的形成、过敏坏死反应(HR)、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组织结构性抗病反应。⑵系统诱导抗病性:植物受到弱毒性的病原的预接种或各种无机、有机物质的施用,诱导产生的对病原菌产生抵抗作用的性能。5、真菌的生活史与真菌病害的侵染循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林木病理学复习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