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例谈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VIP免费

例谈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_第1页
1/2
例谈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_第2页
2/2
例谈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湖南省宁乡县第七高级中学邱水平探究性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所采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要注重知识的创新再运用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且要在思考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下面以《对数的运算性质》为教学案例,谈谈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一、设置情景教师提出问题,loga(MN)=,让学生先自先探究。情景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要准确、清新,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二、模型建立学生一开始就得出结论很难,甚至有学生会得出错误结论loga(MN)=logaM·logaN,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以特值加以验证,我们不要怕学生会出错,正是在出错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有:log2(2×4)=log22+log24,log3(9×27)=log39+log327,于是他们会得出loga(MN)=logaM+logaN。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建立模型的过程,反映了我们人类思维的普通规律。三、问题解决模型一旦建立起来,学生就会自觉的地寻求通过推理的途径来论证模型,这是思维的必然升华。如果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受阻,教师可以给予帮助,提示他们对数的概念是借用指数的概念建立起来的,那么对数的动算是否应该借用指数的运算性质来推导呢?在学生自行探究过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新课程理念中所注重的。学生通过合作,更不难得出:logaM=m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am=MlogaN=n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an=N∴M·N=am+n∴loga(M·N)=m+n=logaN+logaM于是问题得以解决1四、问题拓展问题拓展体现的是知识的横向联系或纵向深发展,是类比于教师所提问题而能联想到的一些结论或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还能推理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这一环节如果要由老师来提问的话应该是: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你还会有哪些新发现?就《对数的运算性质》这一堂课而言,在学生得出结论loga(MN)=logaM+logaN后,要让学生得到loga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logaM-logaN与logaMn=nloga这两个结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五、创新运用已有结论如何用于解题正如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带来收益一样让人体会的是丰收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训练题,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已有的发现是如何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解题,但又不是机械地、简单地套用结论解题,也就是说要做到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结论解题。工作单位宁乡七中通讯地址宁乡县第七高级中学邮编410635联系电话13667384346电子邮箱nxqz7500544@126.com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例谈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