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授课时间2015年3月11日NO2课题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尝试练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一、二、知识回顾1、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的概念。2、把6个○平均分成3份,哪种分法对?为什么?(1)○○○○○○(2)○○○○○○(3)○○○○○○3、判断下面的游戏哪种应用了平均分。(1)老鹰捉小鸡的游戏。(2)拔河比赛。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3题。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教师谈话: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用你自己的方法分一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怎样分的。汇报交流:每份分一个,依次分完,或者根据口诀“三四十二”,得出每份有4个;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4=12,每份就是4个;或者用除法,12除以3等于4,一份就是4个……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4题。谈话过渡:小明有24根香蕉,要平均分给小猴子。(1)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根?请你帮小明分一分。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进行思考。根据口诀“三八二十四”,可以得出每只小猴分8根。(2)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根?用解决第(1)题的方法,自行解决第(2)题,交流学生说概念出示情境图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教师谈话时让学生说说分的方法,并填在书上。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24根,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得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数量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3、引导小结:我们在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份必须同样多)综合应用1、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7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15个正方体积木,摆一摆。理解“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指的是每3个一份。汇报交流,可以摆5个长方体。两次操作,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8题。出示情境图,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张风筝图片?(24张)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多少个?(可以做4个)3、小结:每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也是平均分,都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来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时要注意什么(分的总数)和怎样分(每份几个)。4、拓展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9题。把18个○平均分,在本子上画一画,与同桌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时要注意什么(分的总数),还有看清怎样分(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检查分得的结果是否同样多。小结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板书设计练习二平均分教学检查反思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