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专题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司马牛问仁。子日:“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日:“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子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注]①讱:言语迟缓,话不轻易出口2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孔子_____▲的思想。(2分)22.根据材料筒要分析“言”与“行”的关系。(4分)21.安贫乐道(2分)22.①言出必行,言要谨慎,行要敏捷;②言行一致。(4分)义乌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21.苏秦为什么认为人生不能轻忽势位富贵?(2分)22.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孔子的富贵观与苏秦的富贵观。(4分)2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评价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威畏惧”,达两句意思是:一个人在穷困落魄时,连父母都不疼爱他;在富贵显赫时,连亲戚都畏惧他。由此可以看出,趋炎附势的人自古有之,就连目已的父母都不能排除在外,所以不能忽视势位富贵。【参考答案】苏秦认为世态炎凉,一个人富贵时连亲威都感到畏惧,(1分)而贫穷时连父母都会看不起。所以不能轻忽势位富贵。(1分)【知识链接]】苏秦劝说秦王连横失败,去秦而归。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他,嫂子不绐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讲话。后来他苦读诗书,揣摩人主之心,困极则用锥刺股,终于学有所成,劝说赵王合纵成功,位极人臣。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时,他的父母听说了,清扫房子,修整道路,奏乐摆宴,到离城三十里的郊外去迎接他。妻子低着头不敢正视他,侧着耳朵听他讲话;嫂子像蛇一样匍匐在地,拜了四次之后跪着道歉。苏秦说:“嫂子缘何前倨后恭也?”嫂子倒也实在,答:“是因为您现在地位高而且钱财多啊!”苏秦于是感慨地说:“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2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评价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道义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这些东西对于自己而言,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而苏秦为了能够得到君王的重视,在读书欲睡的时候,用锥子刺大腿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学习,这件事反映了他把追求富贵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并通过努力奋斗去求得富贵。【参考答案】(1)孔子的富贵观:以仁义为重,安贫乐道;追求富贵,要合乎道义。(2分)(2)苏秦的富贵观:以富贵为重,通过个人奋斗以求富贵。(2分)【参考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论语·述而》)苏秦读书读到疲倦而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自己的脚上。他说:“哪有说服人主而不能让他们掏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尊位的道理呢?”过了一年,他的研究终于成功,他说道:“这确实可以说服当世君王了。”......·苏秦说道:“哎!一个人在穷困落魄时,连父母都不疼爱他;在富贵显赫时,连亲戚都畏惧他。人生在世,权位和财富,怎么能忽视不顾呢?”(《战国策·秦策》)杭州市建人高复12月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