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改造项目透水砖路面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一、项目概况1.陵水县本号镇白水岭苗村景观改造工程,位于海南省陵水县本项目包括绿化工程、景观照明工程、园建工程等。二、工程建设内容1.园建工程本工程包括:木平台、木栈道、景亭、树池、太阳能路灯、挡土墙、透水砖路面、混泥土路面等。三、项目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该拟建工程场址位于陵水县本号镇白水岭苗村。地势开阔平坦2.地震活动特征及场地类别2.1据海南省区域地质资料判断,自1605年琼州大地震之后,至今未发现有新的活动痕迹,在拟建场址200m范围内,未发现全新世活动(发震)断裂,对本工程的建设不会产生影响。2.2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5度,场地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气象3.1海南属热带气候区域,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8°C,日照时数2060.5小时,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7.2C,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8.4C;最大日降水量500mm,年均降雨量1756mm。四、编制依据:1.工程招标文件2.工程图纸3.工程招标预备会会议纪要及现场踏4.相关规范五、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1.1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技术员、资料员、工长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建筑物的周边有均匀少构筑物的了解。1.2技术员对标高进行图纸审核查找不合理情况,并上报项目负责人与甲方现场工程师进行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六、现场实际勘察1.对施工区域有具体了解,是否有拆除工程,对现场土方量进行测量2.对现场交通、水电有具体了解。3.安排现场场地平整4.做好现场放线图纸七、透水砖施工1.透水砖路面结构组成和材料要求1.1柔性结构透水性地面一般由透水砖、砂垫层、级配碎石基层、夯实土壤组成。透水砖物理性能应符合JC/T945-2005《透水砖》和JC44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得CC35优等品要求,最小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单块最小抗压强度不小于31MPa,抗折强度平均值不小于3.5MPa。透水砖的平均吸水率不超过160kg/m3。在具备一定的透水性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滑功能和装饰效果。透水砖规格采用250mmX150mmX60mm。合理的块形、色彩、质感的搭配可为铺面带来迥然不同的美观效果。本工程透水砖铺设方法采用“一”字形。2.施工方法2.1基础开挖2.1.1根据设计要求,透水砖基础开挖到设计标高并检查纵坡横坡及边线。符合设计要求后修正基础,找平碾压密实。压实系数达到95%以上。在开挖、碾压过程中注意地下埋设的管线和路沿窨井周边。2.2碾压密实碎石层2.2.1在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碾压碎石层施工。良好级配一定粒级的碎石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渗透性,其物理性能要符合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选用中、粗砂或者天然级配砂砾料,其含泥量不大于5%,泥块含量小于2%,含水率小于3%。级配碎石选用质地坚韧、耐磨的石灰石。碎石中严禁含粘土快植物的物质。2.2.2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摊铺作业,适量洒水并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碾压碎石层施工执行DBJ01-45规范。在摊铺作业时控制好摊铺标高、坡度。碾压成型后保证厚度不小于150mm。在施工过程中局部不平整部位采用人工填补再碾压措施。2.315%水泥粗砂层2.3.1在碾压碎石层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进行15%水泥粗砂层施工作业。水泥粗砂层厚度30mm。粗砂层粗砂采用机制粗砂,粗砂物理指标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5-2001)规范要求。粗砂层起到基层找平、水体过滤、荷载缓冲等作用。粗砂层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以保证透下来的水能及时有效渗透到水性基层中。考虑到水的渗透性所以水泥用量严禁超标。垫层用砂为半干砂,湿度掌握方法为:用手攒捏拌合料成团,松开后自然散开即合格。干湿时宜的垫层砂有利于平整铺面,减少扬尘和提高垫层的密实度。15%水泥粗砂层找平采用刮板法,人工摊铺。按设计要求摊铺厚度不小于30mm。找平层表面要密实,与透水砖面层结合应牢固。2.4透水砖面层2.4.1施工前,按设计进行人行道的定位及标定高程。2.4.2面层施工控制标志施放按下列要求施工:2.4.2.1铺装控制网格采用5.0mX5.0m;2.4.2.2设置标高控制点,控制点间距5m;2.4.2.3相邻标志点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