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凉解表之银翘散辛凉解表是针对的外感风热或者风温初起。首先要了解这种温热病邪侵犯人体的时候的特点。首先第一点,相对风寒表证来讲,风热表证发病急、传变快。辛凉解表剂治疗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要注意这种动态性使用了。第二个温热病邪侵犯人体容易搏结气血,蕴结成毒。第三个,温热病邪侵犯人体,从温病学派来说,强调从口鼻而入,伤寒是强调寒邪从皮毛而入。口鼻,指呼吸道。指呼吸道的这一点,其中一个它是从症状出发,就很容易出现比如说咳嗽、口渴、咽痛这类。从肺象是气道啊,气道到咽喉,喉为肺之门户啊,鼻子为肺之外窍啊,这构成了纵向的肺系啊,肺系症状出现较早,比较突出。强调口鼻而入,是不是不影响皮毛?不影响皮毛,不影响肺卫?卫气营血的卫,并不是。第四个,由于它是温邪,容易伤津耗气。这也是跟伤寒不同,它伤津液、耗气,开始它伤肺卫之气啊,这个也很快。最后一个,温热病邪多兼夹秽浊之气,这兼夹秽浊之气,仍然是反映了它的一个传染性特点。很多带传染性的,都有秽浊之气。一、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补感此方宜。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银翘散是《温病条辨》上一张很重要的方。它主治证候是一种外感风热,邪郁在肺卫证。这邪郁肺卫证是强调了外邪侵犯体表,邪正相争在体表为主。但并不等于说是不涉及肺系,不涉及到纵向的呼吸道,都涉及。《温病条辨》上讲到银翘散主治的时候讲,太阴风温,太阴肺,风温初起,但热而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光发热不恶寒了,这个时候它提到这个了。那这个时候实际上是什么?说明表证,外感的风热或风温初起的那个温热病邪开始入里了。那这个时候里热开始,早期里热也产生了,那这个时候逼迫津液外泄了,就会有汗了。而这个时候的有汗,往往是有汗不畅,为什么?体表还有表邪了,汗出不畅。所以完整的讲应该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数,浮脉主表,数脉主热,这前面温邪犯卫这一段应该说它的主症部分,特别是发热重、恶寒轻而短、脉浮数,这是它判断在风热犯卫在表的一个基本见症。无汗或者有汗不畅,反映了动态的温热病邪在由表开始入里的两个阶段。热邪蕴结成毒可以引起咽痛,严重的红肿疼痛,所以这个方也能治扁桃体炎这一类。它兼有一定的表证,咽痛是早期热毒的一种反应。当然它这个以温邪犯卫为主,肺系也会涉及。所以在这方里作为一种次要的见症。蕴结成毒,咽痛这些是主要的见症,常见的主要见症。咳嗽、口渴,这个在整体辨证当中是需要的,但是作为病人痛苦方面来说,比起寒热、咽痛这些来说次要一些。换了桑菊饮就不同了,桑菊饮是咳嗽作主症了,它是肺系为主了。邪热伤津可以口渴,早期温邪犯卫的时候,早期可以口不渴。有开始入里了。有一分入里,热邪啊,里热也就有一分产生,就有一份伤津。至于他舌象、脉象,也反映出一种动态。里热出现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薄黄反映了两个阶段,里热明显不明显。明显就开始有薄黄苔出现,不明显,里热特别在外感风热初起的时候,恶寒还在,那当然苔薄白。所以从这个银翘散的症来讲,应该说有汗无汗,口渴或者不渴,舌象都反映出一个动态。所以这个方运用当中应该是灵活的,动态的使用,灵活动态的使用。所以这病机是外感温热病邪,或者风热初起的时候,以邪郁肺卫这个系统为主。那治法方面有辛凉透表,还是以发散为主了,散邪为主,外感病啊。但是它已经开始出现蕴结成毒了,所以跟清热解毒相结合,因为蕴结成毒以后病邪发展很快。所以提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它这个强调就是说传变很快的。那作为主要在表的阶段,还是透表为主,结合清热解毒是清里了。这个方的方义分析,因为这个方是一类方子,要全面掌握的。从组成、功效、主治一直到用药的特点、配伍特点,方解的各个方面都是全面掌握,很有代表性的。多数意见还是以银花、连翘作君药为妥。臣药这里有两组。第一组,可以看作荆芥、淡豆豉,在方中地位较高,而且灵活运用,这是程度比较大的。荆芥、淡豆豉虽然最平和,比起辛凉的毕竟发散力量强,也就是最平和的辛温发散药都比任何一个辛凉药发散力量都强,毕竟温散啊。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