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参数Rz、Rmax、Rt、R3z、RPc等的测量在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术语、定义及参数》中定义了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纵坐标平均值)R、R、Rk、Rk和间距参数、混合参数等,虽然aqskku该标准等效采用了IS04287:1997《几何产品规范(GPS)表面特征: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但这些参数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在涉外产品中常常会提出一些非标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技术要求,例如R(DINENISO4287)、RP(prENmaxc10049)、R(DaimlerBenzStandard31007)等。这些参数的正确测量直接影响产品符合性3z的判断,因此生产部门对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都有迫切的需求。同时,对这些参数的正确认识及理解能有效地指导生产过程,在使产品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为一些厂家测量这样的参数,如发动机冷凝管内表面的R、maxR等参数、轴类零件的RP参数。现结合实例对这些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作一些说明,以tc供参考。一、参数的定义1.参数R(GB/T3505-2000)z〈CTSM〉图1参数R示意图〈/CTSM〉z这里R的定义和GB/T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中的定义已经完全z不同。GB/T3505-1983中R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正在使用中的一些表面z粗糙度测量仪器大多只能测量以前的参数R。因此,采用现行的技术文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z慎重,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同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的结果之间的差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可忽略的。2.参数R(DINENISO4287)max参数R与参数R.之间有些关系,因此首先介绍R.的定义。maxziziRi的定义为,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最高峰和最低谷之间的垂直距离。ziR的定义为在评定长度lc内R.的最大值(在DINENISO4288中,R的符号为R),maxzimaxz1max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CTSM〉图2参数R示意图〈/CTSM〉max3.参数Rt(GB/T3505-2000)参数Rt的定义为评定长度内最大的峰谷垂直距离,如图3所示。〈CTSM〉图3参数Rt示意图〈/CTSM〉4.参数R(DaimlerBenzStandard31007)3zRi的定义为,粗糙度轮廓上一个取样长度lr内第3高的轮廓峰和第3高的轮廓谷之3zi间的垂直距离,如图4所示。〈CTSM〉图4参数R示意图〈/CTSM〉3zR是5个连续取样长度上粗糙度深度R.的平均值。3z3zi5.参数RP(prEN10049)c参数RP的定义为单位长度内连续穿过规定的上轮廓截止线c1和下轮廓截止线C2的粗c糙度轮廓元素的数量。在使用中取C1等于C2,它们间的距离也叫做带宽(Bandwidth)或PeakCountLevel。通常会取它们位于中线(MeanLine)或平行于中线指定的另外的直线的两侧,如图5所示〈CTSM〉图5参数RP示意图〈/CTSM〉C三、测量使用的仪器测量使用的仪器为英国某公司生产的粗糙度仪。该仪器采用的是触针式测量方法,其粗糙度参数的测量误差为2%,具有分析评定25个参数R、22个参数P、23个参数W、12个参数R&W和7个参数Rk的能力。此外,对同一测量数据可以进行多次不同参数的分析评定,k而不需要多次测量。四、参数insidW」ftJft/tHOOS/FTSIND1203::1:::I4■■■■as-pT"I-■■r---•■•I--ripr1■-fa!«-■■J1・:■-r-|.r-f-r"L,45,44fi.847.217.6W4^A4U49.2唸64朋mR、R、R的测量maxt3z参数R、R、R的测量同测量参数R—样,都需要使仪器的探针在被测表面上扫描规maxt3za定的长度,从而得到表面轮廓。表面轮廓经滤波器滤波后得到原始轮廓,用规定的方式对原始轮廓进行分析就得到对应的参数。它们的评定与R的评定类似,滤波器、取样长度lc等评定条件的选取都对评定结果有a明显的改变。笔者使用的滤波器是2CR-PC。而取样长度lc的选取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工作中可选用与参数R同样的取样长度lc,这也是广泛采用的方式。a图6为使用粗糙度仪对某钢管内表面进行测量后得到的粗糙度轮廓,表1为该粗糙度轮廓各粗糙度参数的测量结果。〈CTSM〉图6某钢管内表面粗糙度轮廓〈/CTSM〉由表1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R>R>R>R,这与前面介绍的这些参数定义的含义是tmaxz3z致的。测H熾堆(pmlJ札皿站4.0570I.5SS8〈CTSM〉表1某钢管内表面粗糙度参数测量结果〈/CTSM〉五、参数RP的测量cR、R、R等这些参数的评定过程不再涉及其他条件的设定,所以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