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式定理》教学设计宁波至诚学校高三7李加昌一、教材分析本概念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第一节《计数原理》、第二节《排列组合》的学习为研究二项式定理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证明要用到计数原理,另一方面可以把它作为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同时也为学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作准备.另外,由于二项式系数是一些特殊的组合数,由二项式定理可导出一些组合数的恒等式,二项式定理对本章知识与第二章知识的学习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要在用计数原理解决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得出二项式定理的猜想,并用计数原理给出证明.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问题,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计数问题了;同时,在初中已经熟练掌握了(a+b)2的展开公式,也了解了(a+b)3的展开公式.但是,学生对于计数原理与这些多项式乘法运算公式之间的联系是陌生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猜想得出二项式定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并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三、教法分析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产生新的知识经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新问题情境,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调控问题的解决过程;采用“多媒体引导点拔”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为载体,以“联想类比引导思考”为核心,设计课件与板书展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逐步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四、学法分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教必须以学为主立足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归纳分析,对照学习;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五、教学手段制作PPT与Flash动画教学课件,利用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现二项式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利用自制教具辅助引入问题的解决,增强数学活动的直观性。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二项式定理是代数乘法公式的推广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能利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和探究二项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化归的意识与方法迁移的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计数原理进行再思考,分析各项以及项的个数,这也为推导(a+b)n的展开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法”可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精神,体验二项式定理的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和严谨.通过二项式定理的发现、推广、证明及杨辉三角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科学的探究与钻研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高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活动体验: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发现、大胆猜想、主动发展,达到提高学习能力与渗透情感教育的目的.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计数原理分析(a+b)3的展开式,得到二项式定理.难点:用计数原理分析二项式的展开过程,发现二项式展开成单项式之和时各项系数的规律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师牛互动设计意图1、情景设置(a+b)=a+b(a+b)2=a2+2ab+b2=C0a2+C1ab+C2b2;2221、教师由浅入深提出(a+b)3=a3+3a2b+3ab2+b3=C0a3+Cia2b+C2ab2+C3b3+3333问题,并出示自制教具,直(a+b)4二?观引导学生二项式定理即是两项之和整数次幕的展开式思考.引出“(a+b)n(nGN*)的展开式是什么?”的问题、由旧知构建模型2、学生口答,教师创“建构主义”观点认模型:一个箱子装着标有字母a,b的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球,新板书结果,为:情境必须有利于从中摸出个球,有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每一种结果有多为后面的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察归纳作好义建构.根据教学内少种情况?铺垫.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复习旧知识,模型:两个箱子均装着标有字母a,b的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