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认得多记得牢?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时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通过课本、补充阅读以及学生在生活中自身地学习,学生认识的汉字大幅度增加。但是识的字多了,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构字十分复杂,同音字,形近字特别多,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特别容易混淆,在用字时往往张冠李戴。面对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不遗忘?这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和规律是比较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生字时有了一定的兴趣,就为真正的教学生字打下了基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规律,就更方便学生记住生字,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崔峦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第一次指导学生认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二是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三是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老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认字的意识,要不断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自主认字的机会,并注意把一部分学生自主认的字变为全体学生识字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总结了一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的识字方法。首先是课前激趣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指导学生识字就给以学生强烈刺激,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利用声音、图象、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识生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例如教学与植物有关的生字时,我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的资料,还将植物带到课堂上,通过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教学效果很好。当然,课前激趣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其次是课中遵循规律识字。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每节课所学的字不多,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并在全班交流了识字方法,再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我利用学生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识字。比如:同桌或小组比赛谁人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我在生字教学中利用摘苹果、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我鼓励学生自编句子、谜语,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识字,并和学生一起参与。我还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认为觉得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们都很乐意做这样的“发明创造”。每一课识字完毕,我还让学生总结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如:记部件、熟字加偏旁部首、减偏旁,让学生找出规律后,自己再找出学过的像这样的字,以后教生字时都让学生这样找,学生对生字掌握得很好;还有是熟字换偏旁部首、找形近字、找同音字、找相关字等等,学生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课后鼓励自主识字。课外作业最厌烦重复抄写相同的字。我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安排学生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一行,并加插安排抄写上两篇课文的生字,一个字写一遍,通过多认少写多复现来防止遗忘。课后则指导学生自制“识字卡”,鼓励学生在课外读物中、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并随时将课外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然后我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成果。我还用小黑板,让学生分类(如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等)展示并向大家介绍识字途径和识字好方法。还课课听写,减少遗忘。采取多种方法巩固识字。在教完某一单元后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巩固识字效果。这种复现循环都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鼓励学生互查识字情况;再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多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