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上L++T1“―矿井“三量”及“三量”可采期计算报告2XX煤矿生技科编制二0—八年十月三十日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三量”及“三量”可采期计算报告矿井采用平硐开拓,划分为一个水平,以主运输巷为界分为南北两翼,四个带区开采,XXm水平上山部分以回风上山巷为界,北翼为一带区、南翼为三带区,XXm水平下山部分以断层为界,北翼为二带区、南翼为四带区),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XX煤层。矿权范围内煤层的厚度、倾角在不同的区域有少量的变化,一带区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二带区已探明的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三带区已探明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四带区已探明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XX煤层实体煤容重31.5t/m3,工作面回采率为97%,带区回采率为85%。本次“三量”计算数据取至2018年10月25日采掘工程平面图,因计算区段平面成图存在不规则形状,故采用CAD软件框选区段,直接读取平面面积,根据煤层倾角计算得出倾斜面积,再计算煤量。回采煤量是准备范围内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按设计完成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掘进工程所圈定的,且瓦斯抽采、防突和防治水的效果已达到工作面安全回采要求的可采储量,即正在回采或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工作面可采煤量之和。矿井符合回采煤量计算区域为一带区XX采煤工作面和XX采煤工作面,根据巷道已揭露的煤层赋予状态表明,XX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XX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实体煤容重1.5t/m3,工作面回采率97%。回采煤量按下式计算:i1式中:Q回一一回采煤量,t;4Li第i个工作面有效或剩余推进(回采)长度,m;li第i个回采工作面平均长度,m;Mi——第i个回采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m;Di——第i个工作面实体煤容重,t/m3;Ki第i个工作面回采率;n回采工作面个数。回采煤量计算表:工作面名称L(m)I(m)倾斜面积(m2)M(m)D(t/m3)K(%)Q回(t)XX采煤工作面112.857182205400.61.59717931.4XX采煤工作面188.322115216570.61.59718906.6合计36838经上式计算:回采煤量为36838吨。二、准备煤量计算准备煤量是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的采(盘)区主要巷道掘进工程,形成完整的采(盘)区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通讯等生产系统后,且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巷条带区域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中,各区段(或倾斜条带)可采储量与回采煤量之和。矿井符合回采煤量计算区域为二带区正在布置的XX采煤工作面和二带区XX采煤工作面。根据工作面的布置情况,故将准备煤量按巷道掘进方向进行分段计算,框定计算区段详见三量计算图,根据巷道已揭露的煤层5赋予状态表明,XX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XXm,平均倾角XX。,实体煤容重1.5t/m3,工作面回采率97%;因巷道掘进的煤与矸石混装,故XX工作面掘进煤量只计算开切眼掘进煤量。准备煤量按下式计算:nQ准—+Qj)+Q回i二1式中Q准准备煤量,t;Li第i个区段的采煤工作面有效推进长度,m;li——第i个区段的平均采煤工作面长度,m;Mi——第i个区段的煤层平均厚度,m;Di——第i个区段的实体煤容重,t/m3;Ki第i个区段的工作面回采率;qi第i个区段的巷道掘进出煤量,t;n——区段个数;Q回回采煤量,to准备煤量计算表:区段名称L(m)I(m)倾斜面积(m2)M(m)D(t/m3)K(%)Q准(t)XX工作面区段371.311193716630.61.59762561.86合计62561.8掘进煤量计算表:掘进巷道名称L(m)I(m)倾斜面积(m2)M(m)D(t/m3)K(%)q(t)XX开切眼1932.5482.50.61.597421.223合计421.223经上式计算:准备煤量=计算的准备煤量62562吨+掘进煤量421吨+回采煤量36838吨=99821吨三、开拓煤量计算开拓煤量是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采(盘)区大巷、回风石门、回风大巷、主要硐室和煤仓等开拓掘进工程后,形成矿井通风、排水等系统所圈定的煤炭储量,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矿井符合开拓煤量计算区域为一带区、二带区和三、四带区内水平大巷控制区段,因XX采煤工作面和XX采煤工作面为一带区的收尾采煤工作面,攵一带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