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醉翁亭记导学案VIP免费

醉翁亭记导学案_第1页
1/2
醉翁亭记导学案_第2页
2/2
《醉翁亭记》导学案授课时间:编号:备课组长签字:班级:小组:姓名:教学流程和小组建设:一、导入。这里应写出具体导入语。二、独学。1、学生自查资料、读课文,分层完成学案,用双色笔标记有困难的题目2、自学巩固,小组长负责落实。(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普遍感觉无法解答的问题)三、互学与评学。1、小组合作对学及群学。开展小展示。在组长领导下完成所有导学案中的题目(无法完成的题目可以存疑5分钟)教师再次巡查,了解各小组疑难问题。2、交流展示,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与拓展问题。明确展示分工与点评:(1)一二小组展示合作1,三四小组点评纠错,打分。(2)三四小组展示合作问题2,五六小组纠错,打分。(3)五六小组展示合作3,七八小组点评纠错,打分……课题:《醉翁亭记》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设计人:四、反馈。1、当堂检测。2、自我梳理知识收获。3、自我反思。此处教师必须充分预设,各个题答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分工情况、包括批改方式等都写清楚。如果时间不够,应在第二课时做好充分工作,确保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性。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文言虚词“也”的用法。2、抓住文眼,理清思路,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2)预习朗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3)划出不理解处准备探究。2.课堂探究:5分钟课前自学回顾,对学及组长组织检测过关;7分钟合作探究,25分钟展示点评,3分钟收获整理。【自学导航感知文本】(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一定行)一、预习检测1、本文选自,作者,字永叔,号,晚年又自号为,谥号“文忠”,世称“”。他是(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几家是:唐朝的和;宋朝的另外几位散文家是。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学方式:小组合作要求:大声诵读,读懂大意,参考课文下面注释及语境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记录疑难。2、教师指导①课堂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难②检查朗读效果,点拨指导“也”、“而”的朗读语气。三、当堂检测,能力提升(一)重点文言词义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峰回路转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醉翁之意不在酒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三)判断文中多义词的用法2、也环滁皆山也太守自谓也而乐亦无穷也(三)判断文中多义词的用法1、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秀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4、绝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四、课堂训练1、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翻译下面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填空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之“乐”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作者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他的“”思想,和范仲淹的“,”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合作探究研读剖析】(慎密的思维能让你收获更多。)探究主旨以小组为单位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下面问题。1、贯穿全文表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文中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2、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滁人游和太守“乐”有什么关系?(二)指出文中重点虚词的用法1、而泉香而酒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杂然而前陈者而不知人之乐【收获整理】(知识的积累是成长的基础!)【我的疑惑】(学则须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醉翁亭记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