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A.深渊(yuān)苦涩(sè)笨拙(zhuō)B.祈求(qí)靡萎(mǐ)丑陋(lòu)C.步履(lǚ)跛(bǒ)清澄(chéng)D.羞惭(cán)桨(jiǎng)轧轧(yàyà)解析:B.“祈”应读“qǐ”。答案:B2.为下列诗句空缺处填上标点,依次最恰当的一项为()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①②/它寻求什么③在遥远的异地④/它抛下什么⑤在可爱的故乡⑥⑦A.!……?。?。……B.!……、?、?……C.!……,?,?……D.……!、?、……?解析:在掌握不同标点用途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之间的意义关联解决问题。答案:B3.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B.它们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而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C.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出没于暴风雨,敢把弓手笑看D.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解析: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特质,C项是把人比喻成物,即拟物。答案:C4.下面对《信天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诗中惨遭凌辱的信天翁其实就是现实中饱受非难的诗人的象征,相同的境遇展示了生活的残酷。B.“出没于暴风雨,敢把弓手笑看”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毫不畏惧的超人勇气和必胜的信念。C.“有的水手用烟斗戏弄它的嘴,/有的又跛着脚学这残废的鸟!”通过细节、心理描写,把信天翁的困厄刻画得细致入微。D.诗歌采用对比的手法,一方面用“青天之王”“云中之君”等美称来形容信天翁;另一方面又展现它现实中双翅被折,遭到水手戏弄、虐待的困境,强烈的反差,造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解析:C.这里只是细节,没有心理描写答案:C5.下面对《外国诗二首(二)》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帆》的作者莱蒙托夫是普希金之后俄罗斯另一位杰出的诗人。1837年,因为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悼念在决斗中被杀害的伟大诗人普希金而一举成名,被认为是普希金的真正继承人,但也因此被沙皇政府流放到高加索。B.《帆》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境、物、我三者融为一体,境中有我,物中有我,我融于境,情寄于物。高尔基的《海燕》继承与发展了莱蒙托夫《帆》的主题。C.《信天翁》选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恶之花》。信天翁象征诗人的形象,在写法上用心爱心专心1类似中国诗歌中的咏物诗,它托信天翁这个物传达了当时社会人生的批判谴责之志,即托物言志。D.《帆》与《信天翁》中的“大海”的象征意义是一样的,都象征了空虚而庸碌的那种“幸福生活”。解析:《帆》中“平静的大海”象征着空虚而庸碌的那种“幸福生活”。“风暴呼啸”的大海象征着充满挑战和斗争,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和激情,投入社会,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壮美生活。《信天翁》中的海上(天空)则象征了诗人自由翱翔的精神世界。答案:D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上面是金色的灿烂的阳光……/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6.用简练的语句给三个诗节概括大意。7.请指出各诗节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8.“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这里描写的是桅杆(帆)用生命和汹涌呼啸的大海英勇搏斗的场面,你觉得这样的场面与诗人有哪些关联呢?请联系全诗内容,谈谈你的体会。6.解析:诗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但结合其背景,基本的意义倾向还是可以把握的。参考答案:第一诗节主要通过对孤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惘。第二诗节是诗人在逆境中挣扎奋斗的真实写照。第三诗节描写了诗人对风暴的渴望,一种革命战斗精神跃然纸上。7.解析:诗歌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要准确把握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运用特色。参考答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