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乡》课例大庆市第十三中学张媛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音乐课程标准》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音版九年级(17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的欣赏作品,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念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2、学生情况分析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中学音乐教育面对的大都是初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性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讲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在教学中依托音乐的体验与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多种感悟及音乐的体验过程,感受音乐的旋律、体验音乐的情感。技术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作品的思乡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音乐的想象力。。3、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有情绪变化的演唱《念故乡》。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认识英国管,辨认其音色。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效果分析课前准备播放童声合唱《念故乡》听赏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进入课堂音乐情绪。导入1.播放影片《城南旧事》中女主角表达思乡感情的独白片段。2.提问:这是一位身在他乡年愈花甲老人的内心独白,表达她怎样的感情?听赏,体会影片中女主角的内心情感。说出非常思念故乡北京的感情。创设情景,通过影片画面及朗诵,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进入意境。学生初步感受,引起思考和联想3、提问: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人们用很多方式或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情,你能说出哪些?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学生各抒己见,分别举出生活中的一些方式和一些艺术形式。如打电话,写信、看相片,唱歌、写诗等等。观赏图片联系生活,表达思乡的感情,激起内心情感。通过熟悉的古诗、图片,进一步感染学生,为欣赏音乐作好情感铺垫。学生能联系生活说出一些方式和艺术形式通过观赏,直观的感受思乡的情感,引起共鸣展示多媒体图片,观赏图片。欣赏体验讲授:有一位捷克作曲家,为了工作到美国生活时,非常想念祖国、故乡,同时有感于当时很多黑人在美国的遭遇,写了一部著名的交响乐,这首作品共有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来欣赏第二乐章主题音乐。聆听〈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音乐了解创作背景,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欣赏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