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排查•双基自测•1.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警犬嗅寻毒品B.蜜蜂跳舞•C.蝙蝠捕食D.花香引蝶•答案:C•解析:“警犬嗅寻毒品”,“花香引蝶”与化学信息传递相关;“蜜蜂跳舞”属于生物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信息;“蝙蝠捕食”是由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通过回声定位来获得食物的过程,声音属物理信息,因此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2.生活于茂密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A.飞翔行为B.鸣叫声音•C.性外激素D.鲜艳的羽毛•答案:B•解析:在茂密森林中,飞翔行为、鲜艳的羽毛都会被森林浓密的枝叶所遮盖;性外激素只用于传递给异性信息。因此最可能靠鸣叫声音来传递信息。•3.有甲、乙两个生态系统,甲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比乙生态系统长。下列关于甲、乙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法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B.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强•C.甲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弱•D.无法判断•答案:D•解析: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强弱主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等,而不是从维持时间的长短上去分析。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即使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也有可能维持较长时间,如农田生态系统。•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是()•A.B.C.D.•答案:D•解析: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因而不会大幅度上升.也不会大幅度下降,即应呈现“波动”式的变动。•5.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答案:C•解析:设计生态瓶必须依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保障其结构与功能的完善,既包括生态系统的四大成分(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要使各成分确实能进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即各生物间遵循正常的食物联系。同时应注意源源不断地为该系统提供能量,以保障其能量需求。小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应密闭,生物呼吸的氧气由生产者提供。•考点突破•一、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作用: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2.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3.信息传递在生物中的具体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的减少,……又促进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的数量变化。•【典例1】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却无动于衷。•(1)材料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信息,而不是__________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材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解析:(1)雌蛾释放的性引诱剂是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用来传递信息,所以应属于化学信息。虽然雄蛾对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雌蛾看得见,却无动于衷,说明不是由视觉引起的物理信息。(2)雌蛾通过性引诱剂吸引雄蛾前来交尾,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答案:(1)化学物理•(2)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变式训练1-1萤火虫通过荧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有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萌发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